书架/BOOKSHELF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年份/Year 封面/Cover
艺术家书/Artist Book Book art & Book Object 目录/Catalogue Zine 指南/Guidebook 杂志期刊/Magazine & Periodical 音像制品/Audio & Video Product Multiples
漫画/Comics 摄影/Photography 设计/Design 建筑/Architecture 女性主义/Feminism LGBTQ 城市与社区/Locality and Community 亚洲性/Asianess 自然/Nature 食物/Food Book on Book 艺术项目/Artist’s Project 艺术写作/Artist’s Writing 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
电影研究/Film Study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植物/Plants 诗歌/Poetry 自出版/Self-pulished Wind Magic Book Face Apple Book Blue Red Comics Purple Yellow Wood Book 民间文化
活动档案/EVENT ARCHIVE
Book Buddy Reading Room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年份/Year 封面/Cover
艺术家书/Artist Book Book art & Book Object 目录/Catalogue Zine 指南/Guidebook 杂志期刊/Magazine & Periodical 音像制品/Audio & Video Product Multiples
漫画/Comics 摄影/Photography 设计/Design 建筑/Architecture 女性主义/Feminism LGBTQ 城市与社区/Locality and Community 亚洲性/Asianess 自然/Nature 食物/Food Book on Book 艺术项目/Artist’s Project 艺术写作/Artist’s Writing 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
电影研究/Film Study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植物/Plants 诗歌/Poetry 自出版/Self-pulished Wind Magic Book Face Apple Book Blue Red Comics Purple Yellow Wood Book 民间文化
活动档案/EVENT ARCHIVE
Book Buddy Reading Room
呼⻨练习指南
A MANUAL OF KHOOMEI
朱晓晴
2022
本书作者是一名业余呼麦练习者,近年来通过拜师和自学的方式了解和总结了一些关于呼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呼⻨练习指南
A MANUAL OF KHOOMEI
朱晓晴
2022
本书作者是一名业余呼麦练习者,近年来通过拜师和自学的方式了解和总结了一些关于呼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吃的
,,,,,,,,,
朱晓晴
2022
本书作者是一名业余呼麦练习者,近年来通过拜师和自学的方式了解和总结了一些关于呼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既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和反思,也意在分享给一些对于呼麦艺术感兴趣却又无从学起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经验之谈和避坑指南,在内容上结合了呼麦相关著作的关键理论和作者练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质灵活采纳书中提及的方法,以此为脚手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希望学习呼麦的过程可以带给你连接天地万物的身心共鸣:)



诗三首
常羽辰
2021
《诗三首 Poem Three Piece》是四个房间围合而成的院落,常羽辰的三首诗住在其中的三个房间。
这三首诗是常羽辰在2020年参加 Fan Wu (吴凡) 和 Zoe Imani Sharpe 组织的工作坊 《Poetry / Race / Form》 (诗歌/种族/形式)期间写下的。第四个房间有一小张印着“羽”字的包装纸,还有一个卡片印着“诗歌”这个词。这个词是用珊瑚书写的,常羽辰正在研发珊瑚的语言。
这三首诗是常羽辰在2020年参加 Fan Wu (吴凡) 和 Zoe Imani Sharpe 组织的工作坊 《Poetry / Race / Form》 (诗歌/种族/形式)期间写下的。第四个房间有一小张印着“羽”字的包装纸,还有一个卡片印着“诗歌”这个词。这个词是用珊瑚书写的,常羽辰正在研发珊瑚的语言。




POEM!
Olivier Goethals
2021
这本书籍并不能被看作为一本作品集的汇编,因为它无法为建筑师/艺术家Olivier Goethals的工作和实践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相反,它尝试超越每种孤立的作品的特殊性和背景,展示着它们所建立的一种整体的共生关系。
每本书都是由一系列的组合和并列组成的,书籍没有采用静态的顺序,在那里,无形的东西突然有了物理形式,预先存在的逻辑,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周期中慢慢显示出来。每本副本的线路上跨越了38个项目,48个文本,132幅图像(98张照片,12幅素描,10幅绘画,9个Gif)。
每本书都是由一系列的组合和并列组成的,书籍没有采用静态的顺序,在那里,无形的东西突然有了物理形式,预先存在的逻辑,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周期中慢慢显示出来。每本副本的线路上跨越了38个项目,48个文本,132幅图像(98张照片,12幅素描,10幅绘画,9个Gif)。






51 摊
一名记录者
2021
《51摊》是一个持续性的记录项目。记录者作为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6-2017)“51人”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以绘画速写勾勒出她以顾客或路人的视角体察这些散落在当时上海特定位置的摊贩,记录他们的摆设细节、构造逻辑、材质用料、空间策略和街头对话——精妙而富有人情。及至出版,书中的很多摊贩已不得再见。摊贩把自己的生意建立在流动中人和人的短暂信任之上,却成为城市治理下手最轻易、效果最明显的解决对象。



te#1 失落的协会
郭鹤天 秦可纯(主编)
2021
《te》是一本关于当代艺术与文化人类学的中英双语年刊。杂志每一期会根据特定主题,委托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探讨地域之间的动态文化景观,包括地方社群的文化、语言、思想在当下不断更迭的状态,以及个体叙事如何因社会环境和地缘政治的发展而变动。
《te》的创刊号以叶无忌撰写的“失落的协会”作为主题,“失落”并不指失去和消亡,而是暂时的沉寂与失势。也就是,很多所谓的文化只是暂时性地隐迹,有些则转换成了另一种表象。食物恰好是这一流变的最好例证,而“协会”也指向一种命运共同体。在这一期里,te邀请了13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以食物的角度切入人类学、社会学、当代艺术的流变现象并进行反思,旨在揭示食物在不同研究动线中附着的多重概念,同时也将食物与地缘的关系打破重组。
《te》的创刊号以叶无忌撰写的“失落的协会”作为主题,“失落”并不指失去和消亡,而是暂时的沉寂与失势。也就是,很多所谓的文化只是暂时性地隐迹,有些则转换成了另一种表象。食物恰好是这一流变的最好例证,而“协会”也指向一种命运共同体。在这一期里,te邀请了13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以食物的角度切入人类学、社会学、当代艺术的流变现象并进行反思,旨在揭示食物在不同研究动线中附着的多重概念,同时也将食物与地缘的关系打破重组。



into issue1:
MADE-LAND 制造地
许亦舒(主编)
2021
“magazine into”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身处行业内,“理解并记录常识与现象”。《into issue 1 MADELAND 制造地》包含了3册读本,不同年代的主题对应着各自的装帧设计,呈现中国家具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主刊“MADE-LAND 制造地 2021”中,讨论了设计与制造。在走访产业地、设计师与品牌的过程里,试图呈现在特定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以设计为媒介与本土有限的制造条件实现共生。别册“MADE-LAND 制造地 1920s-’90s”由艺术家朱岚清特别创作,重现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家庭与家具朴素的感情;别册“MADE-LAND 制造地 2050”则基于11位受访者所观察到过去30年的发展,推理出了未来30年中国设计的演变。
出版社/Publisher
subfictions 次要虚构
设计/Design
(shame-on-you) office
标签/Tags
艺术家书/Artist Book
收录来源:
magazine into 捐赠
subfictions 次要虚构
设计/Design
(shame-on-you) office
标签/Tags
艺术家书/Artist Book
收录来源:
magazine into 捐赠




曹斐:HX
曹斐
2020
《Cao Fei: HX》是艺术家曹斐长期项目“HX”的相关研究出品。“HX”项目以艺术家工作室曾经所处的红霞影剧院作为原点,追溯了红霞影剧院及相关区域的独特历史、文化脉胳以及相关人群的生活和命运。
整个项目在时间过程中日益延展和生长,研究的内容也伴随着项目的进展持续修正与扩充,直至最终形成复杂而开放的结构。它是艺术家与历史学者、建筑师、媒体学者和策展人通过密切合作收获的丰富成果,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提供了主题多样的文本。
整个项目在时间过程中日益延展和生长,研究的内容也伴随着项目的进展持续修正与扩充,直至最终形成复杂而开放的结构。它是艺术家与历史学者、建筑师、媒体学者和策展人通过密切合作收获的丰富成果,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提供了主题多样的文本。



盲人摸象
小龙花
2019
《盲人摸象》是小龙花的一次命题创作,题材取自同一主题的佛经故事。 书中描述四位生盲人,试图通过触摸的方式认知大象的全貌,镜面王得到生盲人的四个答案后,将一头笨重的大象变成一只轻盈的蝴蝶,这一刹那,令人感动。蝴蝶翩翩起舞,演绎了一曲幻化无穷。本书封面上的蓝色部分,经手触碰后会逐渐消失,呼应贯穿始终的线索——触摸,同时启示了故事后半部分的“幻化”。书本最后一页有代表象体局部的四种图形,读者可取下后自由组合,亲身体验令人感动的时刻。



活动档案/EVENT ARCHIVE
Book Buddy
Book Buddy
Reading Room
Book Buddy